這段時間因為備孕,大概是自己對自己身體的生殖狀況最深入了解的時刻。
子宮鏡息肉的狀況已經在上個月排除,月底生理期也按照最近的規律報到。
回門診看子宮鏡報告的時候就決定下一個生理週期後安排輸卵管攝影。
往往都是這樣,一旦時間拉長就會陷入猶豫不決、要做不做的狀態。
既然這已經是最後一個確定能否自然懷孕的檢查項目了,就做完再決定下一步吧。
預約檢查的時候醫生已經有開止痛藥和抗生素,護理師有說明檢查前半小時就先吃一次的量。
下午的時間做檢查,報到完更換檢查服等待叫名字。
檢查的時間大約十五二十分,雖然沒有想像中久,等別人檢查的時候感覺比較漫長。
前一個人檢查出來的時候,護理師還很貼心出來說他要整理一下檢查台所以請下一位稍候。
進去之後,看起來很像照骨密度的檢查台,很平坦。
人稱檢查大魔王的輸卵管攝影,還是不要自己嚇自己。
護理師會協助躺上去,腳旁邊有兩個像是小把手的固定點,腳掌不可以超過。
躺下來膝蓋要盡量放鬆不然沒有辦法照清楚。
手只能放在腹部以上不能照到的地方,所以我枕在頭的下面。
其實這些姿勢都不是最難受的,而是氣球充氣和打藥劑的時候。
一股痠痠的感覺衝上來還要維持不可以亂動,非常不容易。
護理師很好,一直在旁邊鼓勵說覺得痠痠的就哈氣會比較放鬆。
雖然到後面一兩張他就去處理別的事情 (不過我還是照著他交代的方式哈氣轉移注意力。)
覺得過了很久,但是其實醫師和醫檢師的流程很順,一有可能照不清楚的時候就會讓我知道。
左側兩張,右側兩張。無比珍貴又得來不易的照片。
其實人體真的非常奧妙,現在科技竟然有那麼多的方式可以知道目前的狀況。
也有可能是這一代晚婚晚育比例很高,所以才會接觸到這麼多媽媽們都沒聽過的檢查。